广东翱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翱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

48小时,千亩良田的生死救援——一台植保无人机的极限72小时

浏览数量: 发布时间: 2025-11-18 10:44:36 来源: 新闻中心
北方夏至,暴雨将至。种粮大户老周的2000亩玉米地,突然爆发了玉米螟。这种害虫,一周内就能让丰收的希望化为乌有。天气预报显示,48小时后,一场持续大雨将让一切喷洒作业化为泡影。时间,是最大的敌人。一场与天灾赛跑的“植保战役”,就此打响。
第一章:绝望与转机
雇人?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几十个熟练工。地面农机?泥泞的田地会让它们寸步难行。老周几乎绝望。这时,合作社社长带来了他的“王牌”——一个由5台我们生产的植保无人机组成的“飞防小队”。
第二章:钢铁车队的“闪电战”
车队在田头展开,场面震撼。
清晨5点: 飞手们开始装药、检查设备。我们的无人机展开了快速充电能力,支持电池轮换,保证机器不停。
上午7点-傍晚7点: 5台无人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卫士,在田间有序起降。其搭载的RTK高精度导航系统,保证了在能见度不高的清晨也能实现厘米级精准飞行,避免重喷漏喷。
极限挑战: 中午时分,一阵突发的大风让飞手心头一紧。但无人机凭借强大的飞控算法,在空中稳稳悬停,调整姿态后继续作业。“真稳!” 飞手感叹道。
第三章:并非一帆风顺——以及如何化险为夷
在第二天下午,一台无人机因吸入过多玉米花粉,导致喷洒系统报警。飞手立即启动一键返航。地面保障人员根据故障代码,在3分钟内完成了喷头清洗。飞机再次升空。模块化设计和快速维护能力,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第四章:胜利的曙光
在雨点落下的前4个小时,最后一块田地作业完成。老周长舒一口气。半个月后,玉米长势良好,虫害被彻底遏制。他算了一笔账:农业无人机作业成本远低于人工,关键是抢回了产量。

事后,老周对社长说:“你这无人机队,不只是工具,是咱的‘保险’。” 而社长笑了笑,指着机身上的LOGO说:“要谢,就谢这帮靠谱的厂家。机器皮实,服务到位,咱们这心里,才有底。”

农业无人机